来源:北京商报
近年来,思创医惠(维权)(300078)第一大股东变了又变。兜兜转转,公司创始人路楠重新回到了第一大股东之位,不过此次变更并非路楠主动谋求,而是被动上位。思创医惠最新公告显示,公司原第一大股东云海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海链”)与章笠中、杭州思创医惠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惠集团”)的表决权委托及一致行动关系解除,从而导致云海链持有的表决权比例降至5.44%,低于路楠及其一致行动人。第一大股东频变背后,思创医惠股权长期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且公司业绩长期承压,归属净利润将连亏四年。此次股东权益变动,将给公司带来哪些影响,是投资者非常关心的问题。
股权分散
思创医惠第一大股东又变了。
公司最新公告显示,公司于近日收到原第一大股东云海链及其一致行动人章笠中、医惠集团的通知,各方经友好协商签署了《表决权委托协议之终止协议》及《一致行动协议之终止协议》,云海链与章笠中、医惠集团不再属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中对一致行动人认定的各种情形,云海链与章笠中、医惠集团的表决权委托及一致行动关系解除,章笠中和医惠集团仍为一致行动人。
本次表决权委托及一致行动关系解除后,云海链、章笠中和医惠集团持有的公司股份不再合并计算,其各自持股数量及持股比例不变,公司股东路楠及其一致行动人杭州博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博泰”)被动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公告显示,路楠及其一致行动人杭州博泰合计持股数量为6874.63万股,对应的可支配表决权比例为6.15%(占公司剔除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数量后总股本,下同)。本次权益变动后,云海链所持有的可支配股份数量减少至6085.88万股,对应的可支配表决权比例为5.44%。
股权关系显示,思创医惠股权十分分散,且长期处于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的状态。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表示,上市公司无控股股东、实控人,就像是一个没有明确掌舵人的船。好处是决策可能会比较民主,不容易出现一股独大导致的盲目决策。但弊端也很明显,容易出现决策效率低下。而且在面临重大危机的时候,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新第一大股东系“旧主”
值得一提的是,思创医惠的新任第一大股东路楠,曾经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资料显示,思创医惠原名中瑞思创,由路楠、俞国骅共同创立。2010年,路楠带领中瑞思创登陆A股。上市前,路楠能够控制公司51%的表决权,是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彼时,中瑞思创属于安防行业中的安防产品供应商。
2015年,中瑞思创实施了重大资产重组,通过并购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医惠科技有限公司进军医疗产业,公司证券简称也随之变更为思创医惠。在这一时期,路楠持股比例大幅下降,不过路楠基于公司2015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认购对象西藏瑞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浙江鲲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鲲鹏资本—中瑞思创定增1号证券投资基金、方振淳共3名特定投资者的书面委托依法行使公司5413.53万股股份的表决权,构成了一致行动关系,从而继续担任公司实控人。
上述一致行动关系维持至2019年底。2019年12月25日,思创医惠发布公告称,股东路楠和方振淳等3名特定投资者将解除一致行动关系,本次解除一致行动关系后,思创医惠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不过,此时的路楠仍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4.69%。
随后,路楠走上了不断减持之路。2020年5月,思创医惠公告显示,由于路楠持有公司股份数量和比例减少,章笠中被动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章笠中直接和通过医惠集团间接控制思创医惠13.29%股权,路楠及杭州博泰合计持股比例为12.05%。
2021年9月,医惠集团将所持7.31%股权转让给彼时还叫作南海云的云海链,同时,医惠集团、章笠中将其所持表决权转让给南海云,南海云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净利将连续四年亏损
第一大股东频变的思创医惠,业绩承压严重。财务数据显示,2021—2023年,思创医惠净利连续亏损,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9.63亿元、11.16亿元、10.06亿元;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6.85亿元、-8.78亿元、-8.74亿元。
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思创医惠净利将继续亏损,公司预计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6.29亿至-4.19亿元。这也意味着,思创医惠净利将连续四年出现亏损。
值得一提的是,思创医惠还曾陷入欺诈发行的风波。据悉,思创医惠通过全资子公司医惠科技与杭州闻然、上海洗凡等开展虚假业务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及利润,公司公开发行文件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同时2019年、2020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章笠中时任思创医惠董事长、总经理,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章笠中也因此被采取十年市场禁入措施。
虽然基本面不甚理想,但因为搭上AI医疗的顺风车,思创医惠近期股价持续大涨。东方财富显示,2月5日—20日,思创医惠股价区间累计涨幅为78.55%。截至2月20日收盘,思创医惠报4.91元/股,涨幅为3.37%。
针对公司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思创医惠方面发去采访函,不过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公司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丁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