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在哪个省 第1篇
暑假,我们一家三口去庐山游玩。
一大早,我们从沙河出发,坐车上庐山。车沿着盘山公路前行。没多久,我的胃就开始排山倒海地翻腾起来。雾也越来越浓,白茫茫的雾把整辆汽车裹起来。所有的车子都开了雾灯,前进的速度也越来越慢。好不容易到了山上。一下车,空气顿时清新起来,还带着一丝凉意。
我们顾不上休息,首先来到了花径。这里花儿随处可见,正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如琴湖躺在她的怀抱里,阳光照射下,湖面波光粼粼,薄雾飘来,像给如琴湖披上了轻纱。
走出花径,我们沿着锦绣谷前行。这是一条狭长的`山谷,路很窄。站在这里往下俯视,山下的房屋、村庄像一幅色彩绚丽的画。一路走去,抬头随处是景,处处是画。之后我们来到仙人洞。洞前,有一棵石松和几棵参天古树,它们像撑起了一把巨大的伞,树荫下有很多游人在休息。传说,这儿是吕洞宾羽化成仙的地方。
我们还去了三宝树、乌龙潭、黄龙潭、彩虹桥、植物园和含鄱口。在含鄱口有第四纪冰川纪的遗迹和翻滚的云海。
时间过得真快,两天的游玩一眨眼就结束了,可我还意犹未尽,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庐山。
庐山在哪个省 第2篇
早就听说“匡庐奇秀甲天下”。于是,今年的国庆长假,我便去了心仪已久的庐山。
经过一夜的火车与两小时的汽车,终于到了庐山山脚下。我抬头问上仰望,啊,好美呀!一座座山峰高高耸立着,像一个个绿衣巨人,手拉手站在那儿,向游人致意。我们乘着汽车,在银蛇般的公路上奔驰。车才开到半山腰,云雾便出现了,它为庐山披上了一件薄薄的白纱。从车窗往外望,到处迷蒙蒙一片,对面的山峰也在这云雾中若隐若现。
到了仙人洞,雾便更大了,即使两人近在咫尺,也只能听到声音看不见人。“哗啦啦”的瀑布声从山下传来,我向下一望,企图看见瀑布的身影,可是,山下只是白茫茫一片,大海般波涛汹涌的.云雾掩盖了山的大半部分,只留下山尖儿,使原本高大的山变成了一个个小土堆。天上的白云与庐山的云雾融为一体,天地间像被一顶巨大的帐子给笼罩住了,给我了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神秘感,还以为自己误入仙境呢!
“花径”、“险峰”、“仙人洞”固然美,但在我心中,庐山云雾更美!
庐山在哪个省 第3篇
国庆长假的一天,天刚蒙蒙亮,我就起床啦。因为我们要上庐山玩!汽车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行驶着。我往窗外一看,雾轻轻地飘啊飘,真是“雾锁山头山锁雾”,仿佛仙境一般!
终于到了目的地。一下车,哇!多么茂盛啊!山路两旁的树又高又直 ,树上碧绿的叶子一片挨着一片,像在说悄悄话。一阵风吹来,叶子簌簌地响着。小鸟在那陡峭的石壁边,唱着欢快的歌儿,像在欢迎我们呐!
我们往里走着,就来到了玻璃桥。我伸头往下仔细一看,太恐怖了,下面是一一悬崖峭壁。我小声地问爸爸:“这玻璃结实吗?”爸爸笑眯眯地说:“这可是钢化玻璃,你不用怕的`。”听了爸爸的话,我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往前走,不一会儿就顺利地走过了玻璃桥。我心里美滋滋的,因为站在玻璃上,那风景也是别具一格呀。
最后我们又来到了三叠泉。远远望去,我看见了美丽的瀑布。那水柱腾空跃下,如神来之笔。我突然想起来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果然是我国十大最秀丽的瀑布之一,名不虚传呀。
这次游庐山,真是让我身心放松,回味无穷。下次我还要再来!
庐山在哪个省 第4篇
毛毛细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庐山被蒙上一层迷蒙的白纱。爸爸和妈妈带着我冒着雨到香炉峰去看瀑布。
山路弯弯,高高低低,望不到头的石阶似乎一直延伸到天际。我们弯着腰,低着头吃力的爬着,爬着。爬到半山腰,突然,一道白光从眼前掠过,只见一条瀑布像长长的白帘,从山顶上垂挂下来。“瀑布!”我惊讶地叫喊着,加快脚步,飞也似地向山顶爬去。
我们终于爬到了山顶。放眼一看。庐山群峰像害羞的小姑娘。笼罩在雨雾中。抬头一瞧,啊,雄伟壮观的瀑布就在眼前,在山凤的吹佛下,像一条银色的光带挂在半山腰。“哗哗”的水声,震耳欲聋。它永不疲乏,永不退缩,永远那么鲜明,只有自然才有这样伟大的力量。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诗人李白在巜望庐山瀑布》诗中的.佳句:“日照香炉生子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要不是爸爸提醒我,我还真把它当成了天上的“银河”呢!虽说是山顶,却也很热闹。人们有的在观赏瀑布。有的在拍照,有的在休息,一会儿,云雾飘来,眼前是白茫茫一片,更增添了几分“仙气”。四周山峰直插云霄,连绵起伏,一座比一座高,可没有一座比香炉峰更高了,听爸爸讲,它的高度有海拔八百米呢!
壮丽的庐山瀑布像一幅壮丽的画,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中的。
庐山在哪个省 第5篇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
紫烟,日光照射水气反射出的紫色的烟雾。
前川,一作“长川”。
九天,指天的最高处。
太阳照射在香炉峰上,生起紫色烟雾,像一片紫色的云霞;远远看去,飞落的瀑布像长长的挂在山前。湍急的流水从三千尺的高处飞驰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从天而降。
这是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浑、奇异、壮丽的景象,字里行间都流露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无限热爱的情怀。
“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香炉”是指庐山的一座山峰——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团团紫烟。一个“生”不仅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得活灵活现,更为状写瀑布设置了雄浑的背景,也为下文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遥看瀑布”四字从结构文法上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从角度上看,又是写远处。而“挂前川”中的一个“挂”字维纱维肖地写出了遥望中的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因距离远,视觉开阔,所以画面才会如此宏大而壮观:山上烟雾缭绕,山间白练高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句是从近处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下,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了岩壁的陡峭,又写出了水流之迅猛。“三千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极写山之高峻。即使这样写,诗人仍然觉得还没有把瀑布的雄浑与奇异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以“疑是银河落九天”再度渲染,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璀璨的银河从九天之上倾泻下来。一个“疑”子,道破是诗人的想象,引人遐想,令人感到意味深长,无疑使瀑布增添了几分空灵、奇幻神奇的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等艺术表现手法,构思奇特而又精巧,语言洗炼明快而又生动形象。不愧为诗仙李白的传世佳作!
庐山在哪个省 第6篇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飞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张九龄于唐玄宗时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是开元时代的名臣。
试从所描写的景色、表达的情趣或用字的繁简的角度,分析比较这两首诗的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1)景色相同,情趣相异
诗人对自然景色观赏的角度不同,当时的心境不同,感受也就不同,故其诗虽然歌咏的是同一对象,而各自蕴含的感情则相异。张诗主要是在欣赏祖国的壮丽河山,盛赞灵山多秀色,因而,其笔下的瀑布既高远又多彩,从万丈高空的重云之间洒落下来,在日光照射之下,成了红泉,冒出紫烟,灿如彩虹。诗人这时位望通显,于此诗中喷发出来的是雍容华贵之气。李白,狂放不羁,不愿阿谀逢迎,生喜好游览名山,因而,他遥望庐山瀑布而吟诗,着眼于瀑布的云端飞泻,力猛气壮。
(2)繁简不同,别具一格
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诗的描写角度多,笔墨铺展,基本属于繁的一类。此诗多角度描绘庐山瀑布水的远景,既写瀑布之高远,又现其多彩,状其声威等。从听觉、视觉等角度写,诗形象鲜明。繁而得当,毫无繁冗之弊。
李诗描写角度单一,笔墨浓缩。基本属于简的一类。寥寥几笔勾勒出了庐山瀑布的高和长,写出了庐山瀑布的气势。简而有方,以简见丰,耐人咀嚼。
一言以蔽之,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之二),吟咏的是庐山瀑布同一景点,而描写角度不同,繁简有别,情趣相异,别具一格,都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
(第一点结合诗人背景,诗人性格答,意思对即可。第二点答工笔和白描的手法也可。要点各占2分,解析各占2分。语言不顺畅适当减分。)
详解:
位于鄱阳湖、长江之滨的庐山,自古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山上奇景颇多,瀑布便是其中之一。据周景式《庐山记》①记载,此瀑布在黄龙南数里,其水出山腹,挂流三四百丈,飞湍于林,出峰表,望之若悬索。如此胜景,极易触发诗人的灵感,为之欣然命笔。上录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一作《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二首之二),便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吟咏庐山瀑布的力作。这两首诗,皆写庐山瀑布,且皆着眼于远望,但二者同中有异,异曲同工。
1.景色相同,情趣相异
诗是以抒发诗人的情感为主的,所谓诗缘情而绮靡②,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③。抒情诗自不必说,即便是山水诗,在模山范水时也往往抒发出诗人的感情。当然,不同的诗人对自然景色观赏的角度不同,当时的心境不同,感受也就不同,故其诗虽然歌咏的是同一对象,而各自蕴含的感情则相异。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之二)便是如此。这两首诗歌咏的是同一种对象庐山瀑布,但由于诗人的地位、个性、心境等不同,诗中所蕴含的情趣也相异。张九龄于唐玄宗时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是开元时代的名臣。他伫立于鄱阳湖口,主要是在欣赏祖国的壮丽河山,盛赞灵山多秀色,因而,其笔下的瀑布既高远又多彩,从万丈高空的重云之间洒落下来,在日光照射之下,成了红泉,冒出紫烟,灿如彩虹。诗人这时位望通显,于此诗中喷发出来的是雍容华贵之气。
谪仙李白,狂放不羁,不愿阿谀逢迎,自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一生喜好游览名山,因而,他遥望庐山瀑布而吟诗,着眼于瀑布的云端飞泻,力猛气壮,无怪宋代大文豪苏轼针对徐凝的《庐山瀑布》诗④评述曰: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戏徐凝瀑布诗》)。苏轼的评语虽未免过分,徐凝之作称不上恶诗,但徐作不如李白之诗思绪飞逸是确实的。李白与张九龄的咏瀑布诗情趣相异也是不言而喻的。
2.繁简不同,别具一格
此处所谓繁,系指诗的描写角度多,笔墨铺展,而简则指描写角度单一,笔墨浓缩。二者倘若都能运用得恰到好处,则并无优劣之分,正如明代谢榛所说:作诗繁简各有其宜,譬诸众星丽天,孤霞捧日,无不可观⑤ 。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基本属于繁的一类。此诗多角度描绘庐山瀑布水的远景,既写瀑布之高远,又现其多彩,状其声威等。诗人将瀑布置身于阳光照耀下的多秀色的灵山这一背景里加以描绘,以万丈与迢迢明言其高远,以杂树与重云衬托其高远,状其非凡的气势如在目前;以红泉与紫氛相映衬,凸现其多彩,并以日照虹霓似新颖的比喻既状其形,又绘其色,使阳光照耀下的多彩瀑布更为具体可感,从而,见其瑰丽的风采;以天清风雨闻状写其声威晴空万里,遥望瀑布,似可听到其风雨交加的声响,其中的闻字颇为切合望之特点,正如明代钟惺评论此句所说:惟望瀑布,故闻字用得妙。若观瀑,则境近矣,又何必说闻字?⑥此诗状写瀑布,繁而得当,毫无繁冗之弊。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之二),显然属于简的一类。此诗描写庐山瀑布,紧扣其雄奇壮丽下笔。首句巧借香炉峰的山势和峰名,将高耸的山峦比喻为天然的香炉,把盘旋在山巅的雾霭云气比喻为起自炉中的袅袅轻烟。此句看似与写瀑布关系不大,实则颇为有关,这是以庐山胜景之一的香炉峰交代诗中所写系庐山瀑布,而非其他地方的瀑布。次句以遥看瀑布点明诗题,以挂前川状写瀑布之状。后两句续写之,先以动态感极强的词语飞流、直下与数量短语三千尺直接状写奔腾直下、不可抵挡的瀑布,再以新奇的比喻兼夸张的笔法疑是银河落九天活现出香炉峰前飞流直下的瀑布的神态。诗中,三千尺与九天写足了瀑布的长与高,而飞流直下的瀑布与香炉峰飘渺轻盈的紫色云气相映衬,则使庐山瀑布更显得雄奇壮丽。此诗状写庐山瀑布,简而有方,以简见丰,耐人咀嚼。
一言以蔽之,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之二),吟咏的是庐山瀑布同一景点,而描写角度不同,繁简有别,情趣相异,别具一格,都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
庐山在哪个省 第7篇
早就拜读了李白写的巜望庐山瀑布》,真是太美了!好想去实地看一下到底有多美,带着好奇的心情我来到了庐山。
一到庐山,就感觉秋高气爽,非常凉快。抬头一看,“啊!”真不愧是大诗人苏轼,果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呀!”山的形状千奇百怪,高耸入云,有些甚至跟天连在一起,不知哪里是天的尽头,哪里是山的顶端。
车子上山了,走的是九拐十八弯的盘山公路,颠得我七荤八素。一下车,我闻到负离子清新的气味,我情不自禁地往下看了一眼,只见下面白茫茫的一片云海,就像在仙境一样。一阵山风吹过,云被吹散了,梯田和建筑物跃然而出。我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应该就是形容此情此景吧!
来庐山,当然不能错过三叠泉。爬了2000多个台阶,我已经精疲力尽,正当我要放弃的时候,隐约地听见“叮叮咚咚”的.流水声,我跟打了鸡血一样向前一直跑。没跑多远就看见了一条瀑布,从山顶上流了下来。中间经过了三个弯,我想:应该是因为这三个弯才叫三叠泉吧!泉水非常凉,打在脸上舒服极了。虽然没有李白说得“飞流直下三千尺”那么夸张,但也领略到了“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美”。
庐山真的很美,美在山水之间,美在云雾之中!
庐山在哪个省 第8篇
今天,我们一家支庐山游玩。庐山著名的景点有三叠泉、含鄱口、仙人洞,我就来给大家讲讲庐山的美景吧!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山上共有四百个湾道,庐山的美景各不相同,云雾若隐若现,下雨时云雾像一群白马一样奔跑过来;出太阳时,云雾散去,都拥进了山谷。庐山云雾千百态,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白马,有时像一缕青烟,冲了出来,变幻无常。
我们继续前行,坐上了小火车,到了三叠泉,我们就往下走,那里的台阶一边没有扶手,悬崖峭壁,我的心里就像十五个掉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害怕极了,。我还是坚持地走下去,心里一直想着“不害怕”三个字,渐渐地听到泉水拍打岩石发出欢快的笑声,似乎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到了谷底,一泻儿下的泉水像千百条闪耀的銀连,像天使洒下的一串串晶莹的珍珠,像奔涌的'白纱绢,尽收眼底,蔚为壮观,我看到这样的景色,便吟诵起李白的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的特产很多,如“三石一茶”,石鸡、石耳、石鱼、云雾茶,还有庐山最好吃的茶饼,吃起来又香又脆,口味有甜和咸的,这是人们最喜欢品尝的特产。
啊!庐山真是个让人想往的地方。
庐山在哪个省 第9篇
我站在池边,感受清凉扑面,如同一桶冰水从头顶浇遍全身,把登山时的热浪都冲走了,只剩下凉爽和舒畅。
今年暑假,我们全家总动员去庐山旅游。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我们到达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夜深人静,只听见蛐蛐儿在草丛里欢鸣的声音,我们迅速找了一家酒店住了下来。酒店位于庐山脚下,而我们住在四楼,刚好可以看到那雄伟壮观的庐山,笔直的山峰挺立着,像一位坚守自己岗位的士兵。
第二天一大早,我和家人就起床了,我们穿好了运动服,换上了登山鞋,来到茫茫山脚下。我迫不及待地跑上了第一层石阶。爸爸妈妈也跟着我跑了起来,爷爷奶奶腿脚不太利索,只好拄着买来的拐杖,慢慢地,一级一级地爬。我们刚爬了一会儿,累得气喘吁吁,全身都湿透了,抬头一看,离山顶还远着呢,只好坐上了山上特有的公交车,沿着环山公路,把我们送到了山顶。
呼吸着来自山顶的新鲜空气,仿佛全身都舒坦了。但我只能看到远方的树木,看不到山了,想必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吧!
我们在山顶待了一会儿,便继续前行,来到了我们最期盼的地方——三叠泉瀑布。
瀑布从山顶上倾泻下来,落入一个大水池中。我站在池边,感受清凉扑面,如同一桶冰水从头顶浇遍全身,把登山时的'热浪都冲走了,只剩下凉爽和舒畅。我在池边嬉水,时而有水花从瀑布上蹦出来,跳到我的脸上,一阵阵清凉涌透全身,内心仿佛在呐喊:“三叠泉的水啊!多么的凉爽呀!”我欣赏着美丽壮观的瀑布,不禁想起了诗人李白的那首描写瀑布的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们在水边笑啊、闹啊。大人们聊天,小孩们玩水,多么美好的场景啊!只可惜“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天色已晚,我们不得不回酒店了。我依依不舍地望着山顶、流水、落日,拍下了这最珍贵的镜头……
至今我依然忘不了那儿,有时候会把照片拿出来翻一翻,怀念那最美的落日。
庐山在哪个省 第10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读本课的生字,并学习掌握生字及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导情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去过庐山吗?
2、简介庐山:庐山位于我国江西省九江市南,四季风景如画,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称。
3、谈话导入:庐山的云雾这一神奇的景观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庐山的云雾到底奇妙在何处呢?通过学习我们就知道了。(板书:3、庐山的云雾)
4、齐读课题。
5、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看看你想知道些什么?
6、梳理问题:
(1)掌握哪些生字词?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可以分为几段?
8、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看看自己能读懂些什么?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掉字。
②划出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或借用工具书,加以理解。
二、互动学习
(二)初读感知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引导分析记忆字形:幻、添
3、理解词语:秀丽、缠绕、弥漫、变幻、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三)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1、现在我们已扫除了文章障碍,要想知道课文主要讲什么,以往同学们是怎样做的呢?
2、小组合作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弄明白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小组长分配好任务)
3、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全班讨论,给课文分段。
三、延展学习
(四)小结课文
1、现在请同学们回想本节课自己学会了些什么?
2、请同学们把自己学会的知识编1—2题练习考考你的同学。
3、组织交流,评价作业。
4、同学们的练习编得很好,老师也编了题,请同学们作答。
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变化速度非常快,没有规律。()
(2)形容形状非常多。()
5、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学得很好、很认真,都有了自己的收获,望保持。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通过学习二、三段,初步认识总分段式。
教学过程:
庐山在哪个省 第11篇
匡庐真是一个好地方啊!
匡庐就是庐山。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被评为五A级景区。最早以“庐山”山之名,被写进史书的则是司马迁的《史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
“峭壁陡崖飞瀑布,奇峰秀岭绕云烟。”庐山瀑布也别有一番景象。瀑布从洞口中流出,泉水哗哗地哼着歌,瀑布犹如白色的屏风。身在瀑布旁,犹如身在仙境一般,处处仙雾缭绕。仰望看瀑布则具有气势磅礴之豪壮感。瀑布的水流到湖里,湖水清澈见底,水面如镜子一般。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仙人洞也是庐山有名洞。爸爸告诉我仙人洞之所以名为仙人洞,是因为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唐代吕洞宾在此山中修炼,后成了仙。
白鹿洞书院被评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书院大门是一座双层飞檐单门,门牌上上写着“白鹿洞书院”这五个大字。白鹿洞书院内宁静如初,许多植物正在往上蹿,在门前也能看到白鹿洞书院中的松树。白鹿洞书院白墙黑瓦,加上郁郁葱葱的松树,真是宁静如初啊!
匡山、匡庐、南彰山、天子彰这些别称对于庐山来说真是名副其实!它西邻京九铁路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
庐山真是一个好地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