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尔街见闻
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正面临增长失速。
印度统计部于11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三季度GDP同比增速为5.4%,创七个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远低于印度央行预期的7%增速。
经济学家推测,印度三季度经济大幅放缓可能是受到了消费者需求减弱、私人投资长期低迷和政府支出缩减的拖累,并且,该国的商品出口长期以来“举步维艰”,到2023年其全球市场份额的占比仅为2%。
经济学家Rajeshwari Sengupta 表示:
“最新的GDP数据公布后,一切似乎都崩溃了。”
“但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经济明显放缓,需求问题也很严重。”
高利率削弱增长动力,产业结构明显失衡
印度经济增长乏力的背后,离不开高利率环境对消费和投资领域的长期损害。
官方数据显示,印度10月通胀率飙升至6.2%,突破央行目标上限的4%,创下14个月新高。数据显示,这主要是由占整体消费价格比重最大的食品价格推动的,比如,光是蔬菜价格就在10月飙涨了40%以上。
为了压制通胀,自去年2月以来,印度央行持续将基准利率维持在6.5%的高水平。与此同时,以黄金为抵押的贷款每年以超过50%的速度激增,这反映出低收入群体需要抵押这类“硬通货”来维持生计。
尽管对下调政策利率和释放流动性的呼声日益增加,但在通胀“高烧不退”的背景下,印度央行还加速抛售美元买入卢比以支撑后者的汇率,此举进一步收紧了国内市场的流动性,印度外汇储备也因此出现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从9月下旬的7049亿美元减少至6579亿美元。
不过,有经济学家指出,尽管零售信贷创历史新高,但无担保贷款同时不断增加,这表明即使在高利率的情况下人们也会“借钱消费”,说明居民的消费意愿仍较高,经济增长后劲不足的“病灶”或来自印度本身极度失衡的产业结构。
吸纳了全国45%的就业人口的的农业部门不仅在基础设施上严重落后,而且还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服务业则扮演着印度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的角色。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疫情之后蓬勃发展的服务出口加剧了印度经济结构的不均衡,导致当地经济呈现K型复苏——经济复苏的方式有利于资本而不是劳动力,有利于大公司而不是小公司,有利于富人阶级,而不是普遍从事于“旧经济”的平民阶级。
印度甘地发展研究所副教授Sengupta认为,印度经济可以分为“新经济”和“旧经济”两种——“新经济”以服务出口产业为代表,而“旧经济”则指的是包括中小型工业、农业和传统企业部门在内的大量非正规部门
在Sengupta看来,这两类经济部门正双双面临困境。随着服务出口行业对印度城市消费的刺激力度逐渐见顶,“新经济”背后的驱动力正在减弱;另一方面,“旧经济”正在等待众多悬而未决的改革措施,尚未找到重拾增长的催化剂:
“民间投资固然重要,但没有强劲的消费需求,企业就不会投资。而如果没有投资创造就业、增加收入,消费需求就无法恢复。这是个恶性循环。”
“经济-通胀”天平难平衡,新行长能否挽救局面?
三季度的经济超预期放缓加重了央行降息的紧迫性。当地时间本周一,印度政府任命财政部税务局长Sanjay Malhotra接替Shaktikanta Das为印度央行新行长,任期为三年。
分析称,现任行长Das普遍被视作“鹰派”,因此即将接替的Malhotra或为降息铺平道路。
Malhotra尚未公开表达过对经济增长或通胀的看法,但据相关报道,Malhotra非常关注经济增长,并认为央行的政策需要与政府的政策保持一致,以管理通胀。
虽然印度经济似乎有望从宽松流动性中得到提振,但随着降息后很可能带来的卢比汇率下跌,通胀前景可能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野村证券表示,新行长的上任可能意味着明年2月该行降息已经“板上钉钉”,预计下一季度美元兑卢比汇率将跌至85.6。
Emkay global首席经济学家Madhavi Arora评论称:
“印度当前不仅面临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的权衡问题,还要应对不断变化的全球环境,新行长可能会对经济和货币政策进行调整,意味着市场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