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于祥明
动于九天之上,起于尘粉之间。
位于北京亦庄科创大街的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航天工程”)办公大楼,标识格外醒目:一条金黄线,将蓝色和绿色一分为二,上半部分是典型的航天蓝,彰显公司与航天系统的深远渊源。
航天工程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控股的上市公司。它的“绝招”,是求解从“煤”到“气”的密码,并由此成为中国煤化工领域关键技术装备的一块重要拼图。
航天工程董事长姜从斌表示,公司秉承“航天基因”,不断提升自主研发的航天粉煤气化技术,推进煤炭洁净高效利用。同时,公司在高端装备制造、绿氢工程技术、环保和工业气体运营等赛道“高速发展”,目标是成为世界一流的绿色低碳工程技术公司。
技术“破局”
“当年,用煤上煤气化项目的时候,粉煤气化炉、特种阀门等装备依赖进口,除投资额非常高外,还导致售后服务受制于人,非常不及时。”姜从斌说。
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立足国情,以煤为基,实现洁净高效利用,既是产业发展需要,更是能源安全的战略支点。
知难而进,技术“破局”,航天人挺身而出。
“航天企业能干好煤化工甚至煤气化?在一些人看来,这完全不沾边。”姜从斌回忆道。
“简单来说,航天火箭发动机的一些专业基础,与煤气化专业是完全一致的。以高温为例,火箭发动机的最高温是3000摄氏度,气化炉里面最高温度也是3000摄氏度。”姜从斌解释道。
作为航空发动机专业科班出身的专家,姜从斌身上有着发动机工程师特有的“率真”“专工”。
“2005年3月,为探索煤气化技术,我们启动了名为‘301工程’的煤化工项目。”姜从斌说,经过3年半的不懈努力,该项目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
公司研发的第一台航天炉投煤点火成功,标志着中国首台自主研发的粉煤加压气化炉诞生。此后,航天工程相继开发出1000吨级、2000吨级、3000吨级、4000吨级气化装置,以及褐煤气化、“三高煤”气化等前沿技术,提高了产能、效率与煤种适应范围,逐渐成长为国内煤气化工行业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头羊。
“2024年10月,航天工程自主研发的2000吨级半废锅航天粉煤加压气化装置满负荷、连续稳定运行一周年,创造了半废锅粉煤气化炉‘安稳长满优’运行最长纪录。”姜从斌说。
这一突破的效果立竿见影。“我们的产品让粉煤气化快速普及,解决了行业的整体问题。我们在研究航天炉的同时还研发了特种阀门。两者结合起来,把我国煤化工装备领域绝大部分痛点解决了。这既提高了可靠性,又提高了整个煤气化产业链运行服务的效率。”姜从斌表示,此外,经济效益也大幅提升了,这些设备的价格基本上是国外的一半,性能却远超国外同类产品。
航天“基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无论是航天工程,还是姜从斌,身上都有航天深深的烙印。
“在火箭领域有一个专业叫‘喷嘴’。喷嘴很有讲究,这对喷嘴的设计、制造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姜从斌介绍,就像自强不息的中国航天,公司煤气化上每一项关键技术和产品的成功,都来之不易,得益于航天领域长期的技术创新和积累。
“刚开始,我们把这些技术嫁接到气化炉烧嘴上,用几天气化炉烧嘴就烧坏了,但经过一系列技术攻关终于成功了,它体现了航天团队的整体实力。”姜从斌说。
在航天领域,系统工程是一大关键。姜从斌表示,正是在系统工程理念指导下,煤气化技术快速取得突破。“煤化工气化炉等产业装备的研发,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某种程度上说,它与火箭的研发体量较为接近。核心的专利设备、气化炉烧嘴,相关配套设备、特种泵、特种阀等,以及工艺系统、控制系统,这些都在一个体系内,存在一些难点。”
正是“航天基因”,让公司得以快速成长。创立于2007年6月的航天工程已是荣誉等身,获得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粉煤气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多个称号。
创新“密码”
走进航天工程展厅,一面墙上摆满了同等大小的“化学瓶”,这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煤样标本”。
“我们要把不同地方、不同煤质的性质研究清楚。不同的煤质特性,它的气化设计方案是不一样的。”姜从斌说。
实际上,一个技术研发成功后,却在另外的项目上失败了,往往是因为在煤的机理方面没有研究清楚。航天工程的航天炉解决了这一难题,正是因为技术进步加上对煤质机理研究的突破。
“在我们的努力下,不管是褐煤,还是无烟煤,都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姜从斌表示,这正是航天炉能够从“1”到“N”成功的“密码”。
“从航天炉首台套成功,到现在累计签订合同70多个,现在气化炉有170台左右。如果说行业累计投资大概有5000亿元的规模,我们高效利用原料煤大约1.5亿吨的规模,体量非常大。”姜从斌说。
据悉,航天工程还在多个赛道上进行突破。公司确立的目标是,拓展高端装备制造、绿氢工程技术、环保和工业气体运营等产业,打造集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核心设备制造、工程总承包管理和全生命周期服务于一体的一流综合服务商。目前,公司在环保、高端制造、绿氢工程、气体运营等新兴产业板块开展市场推广,成功实现转型。
“我们把航天煤气化的技术积累和专业优势向其他行业‘扩散’‘嫁接’。以电解槽制氢为例,我们研发这一设备,无论可靠性还是单台产品的处理规模,都要满足化工行业生产需要。”姜从斌认为,“双碳”目标下,其产业空间将达万亿元规模。
航天工程的绿氢工程技术板块核心装备研发进展顺利:首台套1000型碱性电解制氢系统样机下线并完成百小时稳态实证试验;首台套20型PEM电解制氢系统样机下线并完成中试实验;完成万标方级电解制氢矩阵系统的工艺包设计。公司具备0.5-100型PEM和200-1000型碱性电解制氢产品的设计、生产、供货能力,以及氢能领域工程EPC能力。
工业气体运营方面,姜从斌表示:“这是利用核心技术延伸拓展的业务。我们以前是‘养奶牛’,现在经营一部分‘奶牛’,进而‘卖牛奶’,这是一个非常顺畅的过程。经过多年努力,我们的路走通了,已实现财务并表。”
据介绍,航天工程还在生物质能源领域锐意创新。“公司将与大型能源企业合作,建设首套生物质气化示范装置。”姜从斌表示,这是公司的一个新增长点。公司的目标是成为世界一流的绿色低碳工程技术公司,现在距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